两年新建100万平方米新厂房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起来的部分产业开始向内陆地区进行二次转移。地处湖南省最南部的郴州市,今年明确提出了“筑巢引凤”的发展思路,在出台政策的同时新建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搭建政策和载体两大平台。
结合地处沿海城市500公里配套半径距离之内的地缘优势,郴州市近年来陆续制定并争取到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全市先后出台了《加快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意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郴州市重大项目“一事一议”暂行办法》等文件,为转移企业提供用地、用电、用工、融资、通关、物流运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湖南省委、省政府实施包括郴州在内的湘南开放开发战略,将郴州市列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城市,在土地、财政体制、金融服务、交通建设、物流发展、项目审批、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34条“先行先试”政策,为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郴州市市长向力力说,为搭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郴州市按照集约、规模的方向,把企业集中在工业园区。为了寻求更大的突破,全市提出在今明两年内建设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政府融资10亿元给予支持。到5月底,已建成标准厂房33万平方米。今年1-4月,全国加工贸易下降幅度很大,郴州则增加了20%以上,主要来自于承接产业转移。
目前,郴州市工业和商业供地价格低于沿海地区,各类初中级技术工人较多,可以满足本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实施“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新的通关模式后,可以降低企业50%的运输成本;加上企业所得税上的优惠,郴州的综合运营成本比珠三角地区低20%左右,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投资潜力和综合比较优势的地市之一。
2007年,郴州市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先后吸引了香港高级经贸代表团、香港青年商会代表团等众多粤港台投资者来郴州进行商务考察。
“综合优势让我们选择了郴州”
记者在郴州采访时见到,目前已有一批光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从沿海地区来到郴州落户,吸纳了当地大批劳动力就业。据商务部门统计,在全市已经建成的3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中,已有5.3万平方米投入使用。
最初在广东东莞发展、目前在内地设有4个生产基地的台达电子集团,其中一个生产基地2007年落户在郴州。台达电子(郴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新华说,许多台资企业最初落户沿海主要是考虑交通问题,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到内地建厂。我们主要生产小型变压器、电脑风扇等产品,自动化比例低,用工量很大。“现在沿海招工很不易。这里政策环境好,劳动力较多,工人月基本工资610元,比东莞低40%。”
在比较了多个地方之后,生产半导体灯具的新加坡苏米特集团于2008年来到郴州市下属的资兴市建厂。苏米特集团董事长杨青山说:“企业过去以出口为主。现在遇到了金融危机,产品开始转向国内市场。资兴这里自然环境、投资环境都很好,劳动力成本还低。这里距离广东4小时车程,配套没有问题。产品向内地运输成本也低于沿海,这些综合优势让我们选择了郴州”。
据郴州市商务局工会主席李辉介绍,全市新建的厂房主要以租赁形式供企业使用。珠三角地区租赁厂房费用扣除当地补贴为每月7元/平方米,这里是5-8元/平方米,但劳动力成本比沿海低30%以上,因此对沿海企业很有吸引力。生产手机和卫星接收器的高斯贝尔公司,正在准备把总部从广东汕头搬到郴州。永兴县的2万平方米厂房刚开始建,就被两家香港企业全部包了下来。
郴州市招商局局长罗冶平说,郴州市过去招商以资源开采为主,粗加工比例较大,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第三产业项目开始增多,招商引资工作在全省排名一直靠前。对于中部地区,国家应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发展,一些给沿海的特殊政策也应放到中部。“沿海企业的转移方向或是内地,或是东南亚,如中部地区也享受减免税政策自然就可以引来。”
有序规划实现“和谐”经济布局
郴州市在全力营造优势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桥头堡”的同时,还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大趋势相结合,结合当地的资源、产业优势进行有序承接、和谐发展,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服务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全局。
去年四季度以来,郴州市在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迅速启动了承接产业转移工程。全市提出,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对接珠三角地区,力争3年内引进100家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加工贸易企业,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使全市经济总量尽快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郴州市委书记戴道晋认为,做好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的外源型经济是郴州发展的重点。但承接产业转移要有门槛,门槛要切合实际,政策要有坡度,产业才会有集中度。产业转移过来后,也可避免过去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等弯路。这样,通过不断调整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民营经济规模化、转移产业集约化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化。
在位于郴州最南部、紧邻广东省的资兴市,市委书记李评说,我们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目标、功能定位联系起来。资兴99万亩天然阔叶林居全省第一位,24万亩东江湖水域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因此全市从旅游观光、休闲的角度从广东引进了2个度假村项目,这样有利于保护当地资源和生态。
郴州市北湖区多年来以矿业经济为主,企业弱小、分散,环境污染较重。2007年以来,北湖区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关闭了一批矿井,并从广东引进一批中小企业组成产业链,推动原有产业升级。北湖区副区长匡加才说:“产业调整虽然牺牲了一些财政收入,但实现了节能减排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升级后,二氧化硫排放量已降至5%,其余95%全部转化为工业硫酸。”
郴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2.3亿元,同比增长19.6%,居湖南省前列。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全市经济正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加快、内需扩大有力、居民收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