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定为重点建议,昨天(2010年8月24日)正式交由市政府办理。
在今年召开的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500多件,而其中有关民办教育的9件建议事关深圳的长远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幸福,受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高度重视。主任会议决定将这9建议合并成《关于促进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建议》,交由市政府办理。
民办教育现状之1
民校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
我市民办教育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在校学生数量看,在全市教育中都占了半壁江山。截至2009年12月,全市现有民办中小学260多所,占中小学校总数的42%;在校学生36万余人,约占中小学学生总数的41%。这些学校在满足我市中小学学位基本满足需求功不可没。但是,民办教育问题多多,人大代表们为解决这些问题大力鼓与呼。
市人大代表指出,民办教育的问题之一是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据了解,我市某区民办小学教师工资平均只有1500-1600元,跟保姆差不多,民办中学教师约2000-2200元。而我市公办学校正编教师年收入约10万,临聘教师也有五六万元。民办教师的户口、人事档案管理、社保、医疗、养老、住房等缺乏保障。在这种状况下,很难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保证教育质量。
【代表建议】:提高民办学校校长、教师工资待遇。制定民办中小学工资指导标准,促使学校举办方提高教师待遇。对达到标准的,配套给予校长、教师财政补贴,补贴根据教师资质水平的不同,划分档次(例如,特级教师每月2000元、高级教师1500、副高级1200、中级800-1000、一般300-600元),以起到提高民办教师待遇,吸引、留住优秀教师人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力度。
民办教育现状之2
财政资金对民办教育的投入比例极小
代表指出,目前我市中小学民办教育实际上面临着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政府统一制订收费标准,另一方面学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有代表以一个区为例说明财政资金投入上的问题:该区2007年、2008年分别为13.2亿和16.7亿;除补贴民办学校符合1+5政策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外,直接用于民办教育机构的不足2000万。财政投入不足是我市民办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软肋。
【代表建议】: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必须明确,发展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民办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实际分担了政府的责任。如果没有这些民办学校,政府要解决这些学生入学问题,约需投入26亿兴建66所学校(每所按2000学生的规模),并且每年增加经费投入9亿多。在目前情况下,同样的投入投在民办教育可能比投在公办教育上会取得更大的效益。
民办教育现状之3
办学质量未形成良性机制
市人大代表认为,我市民办教育办学质量与效益未形成良性机制。民办学校教育质量比公办的低,收费比公办的高,必然导致生源涌向公办学校,特别是我市要求严格执行1+5政策,进一步影响民办学校生源,从而影响办学方的成本和收益,进而影响其投入和发展。我市部分民办学校已出现招生不足的情况。
【代表建议】:建立与教育成果挂钩的激励机制。可以对民办学校在中考、高考等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校给予奖励。设立年度教育进步奖,对改进办学质量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给予奖励。
民办教育现状之4
教育质量社会声誉整体不高
民办教育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社会声誉整体不高。由于办学者本身素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水平、经济实力、生源质量等方面原因,民办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高,仅有少数的民办学校较为知名。一些学校存在财务管理混乱、劳资矛盾突出等问题。
【代表建议】:建立教育质量测评机制。研究制定教育质量评估、测试办法和标准,统一组织全区民办学校,或者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并将测评结果与扶持奖励政策挂钩,促使民办学校提高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