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7日,中再寿险与中国人寿(海外)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此前签署的再保险业务合同,成功进行了首笔再保险业务人民币跨境结算。近日,中再寿险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不仅标志着中国内地保险
公司开展香港地区人民币业务跨境结算实现了零的突破,进一步加深了内地与香港保险业间的紧密联系,也为中再寿险今后大力拓展港、澳地区人民币再保险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内地与香港之间人员往来及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人民币地位不断提升。在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后,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香港开始开展个人人民币业务;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公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进一步将人民币的适用范围扩展到跨境贸易结算领域;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今年2月1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表《香港人民币业务的监管原则及操作安排的诠释》,进一步拓展了人民币在港使用范围。
这些都表明,促进内地与香港经贸发展,扩展人民币使用范围,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既是国家的既定方针,也是大势所趋。”中再寿险董事长庞继英表示,再保险是典型的服务贸易,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国际保险和再保险列为服务贸易归类的第三项。由于直接保险公司的许多风险需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分散,再保险业务就成为跨境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政策后,越来越多的货物贸易等经贸交流活动将会以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而目前香港本地的保险产品主要以美元或港币计价结付,这些保单在发生保险事故进行赔付时会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不能充分发挥对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的保障作用,很可能造成相关各方的利益损失。
“如果在经贸活动中推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保险产品,不仅将为香港企业与个人提供更完善的保障,有效避免相关汇率风险,促进两地经贸活动顺利开展,也会更有力地保证人民币跨境结算工作的顺畅推进,提升人民币在区域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中再寿险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由于市场前景看好,继去年12月两家在香港注册的中资保险公司中银人寿和国寿(海外)推出人民币保险产品之后,目前开展人民币保单业务的香港保险公司已经有四五家,同时还有更多的香港保险公司正在准备开展这项业务。
对此,有关业内专家指出,再保险是保险公司控制风险的主要手段,安排好以人民币计价结付的再保险保障,可以分散香港保险公司人民币产品的整体风险,降低少数巨灾导致的严重损失。实行再保险业务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必将会促进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再保险业务发展,拓展两地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
据介绍,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再寿险就加紧推进再保险业务的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工作,多次赴香港了解此类业务的市场需求,并就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认真研究,积极向人民银行、保监会和深圳保监局汇报相关情况,并获得了监管机构的认可和支持。今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复同意中再寿险参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对承接的香港地区再保险业务以人民币跨境结算。与此同时,中再寿险抓紧与香港寿险公司协商确定再保险合作及跨境结算的具体细节,并于5月27日成功实现了首笔再保险业务人民币跨境结算。
据中再寿险深圳分公司有关人士透露,自从完成首笔再保险业务人民币跨境结算以后,目前已经有不少香港保险公司主动联系,都表达了强烈的合作兴趣,因为开展人民币保单业务的香港保险公司,都面临着一个如何转移风险的问题。
“随着香港保险市场对跨境再保险服务的依赖逐步加深,开展再保险业务人民币跨境结算将有益于内地再保险公司为香港保险公司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再保险服务,从而进一步体现中央政府对香港发展的支持,提升香港保险业长远发展的信心。同时,也能进一步巩固中再寿险与香港保险公司的合作,增加中再寿险在香港的业务量。”中再寿险有关负责人同时表示,很多外资保险公司的地区总部都设在香港,通过满足香港本地外资保险公司的再保险需求,将会进一步拓展中再寿险与其地区总部的业务联系,甚至可以将再保险业务通过其地区总部扩展到整个亚太地区,从而促使中再寿险业务的国际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不过,中再寿险有关负责人也坦陈,开展再保险业务人民币跨境结算,是对中再寿险国际化运作能力的一种考验,这就需要很好地了解和适应当地的市场环境和市场观念,以及保险产品的特点,不断积累经验,稳步推进业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