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唯一确定的是,这座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7.6亿元的智能大厦已与海信集团的上市公司无缘。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其第一大股东海信电器(600060,股吧)多年披露的年报中,海信网络均为亏损状态。而这与海信网络在市场上如日中天、屡有斩获的表现判若云泥。
此后一宗交易引起业内关注。2007年,海信电器以亏损169.74万元的代价将后者卖给海信电子控股,接手当年,网络科技公司签下亿元大单。
接盘方海信电子控股很特别。这家公司是海信集团为实施股权激励、由周厚健等高管成立的“壳”公司,周厚健等高管目前持有海信电子控股48.99%的股份。
而就在一年前,海信空调将白电资产注入科龙空调,曾引发海信高管曲线MBO的猜测。海信空调的实际控制方正是海信电子控股。彼时,海信电子已控制海信集团几个主要板块。
如果海信网络在不久的将来上市成功,作为海信高管MBO操作平台的海信电子控股无疑会再次扩充其疆界。
前世今生
5月12日,海信网络市场部人士对记者有关上市的询问讳莫如深,称对相关事项并不知情。
海信网络2009年7月就发布过上市辅导公告,当时曾被资本市场寄望颇厚,认为有望冲击创业板第一波。但时至今日仍悄无声息。
海信网络是海信集团进军信息软件产业的一枚重要棋子,为集团四大主导产业之一。2005年12月,在备战奥运进行的智能交通系统采购招标中,海信网络打败来自全球的竞争对手,中标2008年奥运北京市智能化交通管理投资建设项目,由此一举成名。
据海信网络董事长王志浩介绍,其在国内城市智能信号管理系统已占据20%的份额,在快速公交智能系统(BRT)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70%,也由此创造了智能交通第3大世界系统——HiCon。
据青岛崂山区科技局介绍,仅2009年1-4月份,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就实现销售收入5081万元。
海信网络前身是海信软件。据海信电器1998年年报披露,这一年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方向,投资450万元组建“青岛海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0%,为第一大股东。
2000年,经过增资扩股,海信软件正式更名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由1500万元变更为3000万元,海信电器持股比例下降到24.6%,投资金额为738万元;引入风险投资在港上市的香港渝港国际股份公司持股比例为35%,其余由海信集团、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及青岛大学等分别持股。
在已公布的持股比例中,海信集团与海信电器合计持股38.54%,海信房地产持有3.06%股份,青岛大学持有6.5%股权,另有16.9%的股权没有公布持有人信息,据推测持股人应为海信网络科技高管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