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私募试水海外锋芒毕露 近两年收益惊人 |
|
栏目:行业新闻 作者:深蓝国际集团 来源:Dbhk.org
|
|
海外私募收益惊人
据证券时报记者初步统计显示,目前,已约有10家由内地资本力量设立的国际私募基金活跃于海外市场,主要投资在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地上市的中国概念股。
种种迹象显示,这股资本力量正在不断增强中。据保得利信誉通集团台湾分公司总经理黄文鸿介绍,今年大概会有10家中国私募到海外设立对冲基金。在过去的2-3年里,经保得利协助发行的对冲基金至少有10家,平均每家的规模都在1亿美元以上。作为亚洲最大的、协助设立对冲基金的独立信托企业,保得利信誉通已经将中国作为未来数年内主要的市场。
同时,随着在金融海啸中海外对冲基金的光环逐渐褪去,中国本土私募也开始显现了强势的一面。从近两年的业绩看,本土私募在直接的比拼中并不落下风。
据私募排排网所统计的10只海外对冲基金净值数据,截至2010年3月初,有9只基金近12个月的业绩表现要好于同期香港恒生指数的整体表现。其中有4只基金净值翻番及接近翻番。净值表现最优异的睿智华海基金净值涨幅为163.37%,远高于与同期香港恒生指数60.86%的涨幅。
逐渐“阳光化”运行
和国内发展趋势类似的是,本土私募在海外的运作中也逐渐形成了“阳光化”的趋势。
据上海某私募人士介绍,此前本土私募在海外市场的运作多是一种代客理财的初级形态,不外乎通过各种方式绕过外汇管制,在内地募资后再通过香港券商以客户名义开户下单。
但在目前主流的运作模式中,多数是在开曼群岛注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并发行一只同样注册在开曼的基金;然后挂靠一个香港当地合法的持牌机构之下进行交易操作。上海某私募人士认为,这种操作类似于国内私募基金借道信托公司发行,是从法律意义上确认基金的存在。
之所以将注册地开设在开曼群岛,一是从更低税负方面考虑,二是因在香港直接获得资管牌照的要求较高。据上述人士介绍,要独立拥有香港的资产管理牌照,需要有至少两名香港持牌人士,而获得香港资产管理牌照的个人,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试和资格审查。
同时,在资金募集方面,除了目前比较常见的“擦边球”运作,该人士还听说上海有部分私募打算在募资初期引入海外种子基金以及FOF等机构投资者,开启海外融资的序幕。
而在本土私募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更具标志性的事件则是,2007年深圳知名私募——柏坊资产管理公司获香港证监会颁发的第四类牌照(提供投资顾问服务)和第九类牌照(提供资产管理)。这是内首只地私募团队获香港投资顾问及资产管理牌照,柏坊资产也率先成为香港资产管理业中的正规军。对此,上海某私募人士认为,这意味着部分内地优秀私募团队也能获得香港基金界的认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