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金盛集团一离职高管对记者表示,金盛目前已经退出北京的两个项目,在苏州等地的项目也已经停工,该人士认为,“由于盲目扩张,金盛的现金流已经比较紧张。”
而金盛集团董事局办公室负责人1月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公司战略调整的需要,部分项目“暂缓”,部分项目则“停止”,此外公司筹备3年之久的上市也正在进行之中,“已经有了时间表。”
北上遇挫多地项目调整
起源于南京的金盛集团最初一直在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建立家居连锁卖场,2008年起,集团旗下企业金盛家居宣布进军北京家居市场。按照金盛当时对外的宣传显示,金盛家居已经在北京奥北商圈连续签约两个家居商业项目,其中奥运村店专营高档家具产品,预计2008年10月份开业;朝来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专营建材与家具,预计将于2008年底开业。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述北京两个项目的开业时间变得“遥遥无期”。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前期招商不力,金盛已撤离北京。
“北京项目我们还在推进的过程中,只是发展的速度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快。”金盛方面1月7日在回复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而据金盛集团上述离职高管介绍,金盛在长三角的多个项目已经停工。由于未能如期开业,金盛前期投入的资金也未能收回,“资金周转成了问题。”
筹备多年上市“无期”?
金盛集团董事长王华曾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到过好几个上市的时间表——“奥运会之前”、“2008年年底”、“2009年上半年”。
事实上,从2004年6月开始,金盛集团就已经在运作组建股份公司。当年年底,股份公司获得南京市体改委的批准;2007年,上市私募重组和引进战略合伙人已经完成,并向香港联交所递交申请,当时金盛集团和保荐人都有信心在递交申请后的两个月顺利挂牌。
金盛一分公司高层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从长期来看,扩张是为了公司的发展;短期来看,扩张是为了提供必要的上市条件。”从2007年开始,金盛在华东、华中地区“跑马圈地”。按照金盛的计划,2008年的开店数量为10~15家,相当于前面12年的开店总和。
为了减少开店成本,金盛改变了过去买地-建广场-招商-运营的模式,通过租赁商业物业和同业并购的方式换取更快的发展速度。
以股权作抵押多地融资
在此之前,金盛集团高层曾对外公开表示,金盛计划在香港上市之后融资50亿元。在未能从资本市场成功融资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在各地的扩张,金盛家居不得不通过外力实现融资计划。
2009年11月,新安股份(600596,SH)发布公告称,已与杭州工商信托有限公司合作,投资5000万元向南京金盛国际家居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发放为期半年的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