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近日,邯郸市出台《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加速推进城镇化的意见》,将邯郸县、永年县、磁县、成安县、肥乡县全境纳入中心城市范围,形成“中心城区+峰峰矿区、邯郸县、永年县、磁县、成安县、肥乡县”的中心城市格局,建立经济、社会和资源一体化发展、同城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按照规划,该市将拉开发展框架,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年底前,纳入中心城市统筹管理范围的县,将参照市辖区管理模式建立运行体制机制,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中心城市范围内各县将设立城乡规划分局、国土资源分局,加强中心城市范围内规划和土地的管控能力。
适应一体化发展模式,邯郸市将改革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将市容环卫作业、管理、审批、收费、监管等十个方面的事权调整下放到区(县)级,实行属地化管理。开放作业市场,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加强市对区(县)的指挥协调、监督监管、检查考核。到2010年底,建立起以市级为主导、区(县)级为主体、街道办(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三级管理相结合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形成较为完善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市容环卫管理体制。
同时,该市还将统筹中心城市范围内的路网、供电、供水、供气、供热、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建立基础设施资源共享良性互动机制,重点加快区域内城市路网工程建设,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全力推进公交一体化,实现公交同卡、通信同费、公用事业服务同质同价。
为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管制以及财税管理,该市将实行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办法,加大农村居民点空间整合和建设用地整理力度,为中心城市发展提供用地保障。通过增量调整,合理分配市本级与各县的利益,维护市本级财政必要的调控能力、维护各县财政必要的自我保障与发展能力,根据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原则,将税收划分为市级专享收入、县级专享收入和市县共享收入。
“培育产业和吸纳人口”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该市将实行同城化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心城市范围内居民在户籍登记、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征兵、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并履行相应义务。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就业机制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限制规定。加快就业、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在中心城市稳定就业和居住的人员有序转为城市居民。
该市还将加快东部振兴步伐,重点推进14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造邯邱、邯馆、邯大三大经济带,发展新型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建设成安、临漳等十个特色县城,五年完成投资2000亿元,提升东部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按照规划,到2020年,邯郸市中心城区面积将达到55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0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220万人。中心城市面积达到3854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5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42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