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获得的第一个世博会奖章,1900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图,第一枚世博会发行的邮票……一件件质地厚重的展品,穿越了一个半世纪,细细阐述了中国、上海和世博会的渊源历史。设在闸北区灵石路上的创意合金工厂中的“知我中华、兴我中华——走进世界博览会的中国”收藏展,共展出一千二百七十余件与世博会相关的收藏品,是迄今为止,中国民间世博收藏品展览最全的一次。许多珍品、精品,都是首次与世人见面。
收藏展分为回眸世博、难忘世博、走近世博、精彩世博四部分,以历届世博会的收藏品为主体。在“难忘世博”展区,共展出百余家中国企业参加早期历届世博会的实物和史料,其中众多的“闸北制造”和“中国制造”集体亮相,是本次收藏展的一大亮点。
华人所获首枚世博奖牌
目前现存的唯一一枚华人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所获得的荣誉奖牌,是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这是这一珍贵藏品经海外华人收购后,首次在中国展出。
这枚铜质荣誉奖牌,历经时代的洗礼,其表面的铭文至今清晰可辨。尤其是其侧面镌刻的“CHINA”字样,表明这是一枚颁给中国人的纪念奖牌,得奖者为中国的“HAEMOHD”。这也证明了在伦敦世博会上,除了史料已知的徐荣村、希生以外,还有其他华人参与了这次盛会,并赢得荣誉。
收藏家、高级会计师周惠明介绍道,这枚珍品是美籍华人周秀琴从海外收购的。任教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周秀琴博士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终于完成了这枚珍品的收购。
此外,中国人第一本世博会观后感《环游地球新录》,也在本次收藏展上首次公开。该书是晚清李圭参观美国费城世博会后的游记。其中生动翔实地记录了一百位留美中国少年参观世博会,并获美国总统接见的过程。此次展出的这本书,由上海收藏家俞建国从海外购得。
世博舞台上的“闸北制造”
二十世纪初,上海苏州河北岸交通发达、工厂林立,直到今天,这里仍不难寻觅到当年民族工业留下的老厂房。根据史料记载,闸北区至少有三十二家企业,共计三十八种产品,在历届世博会中获得各种奖牌。此次展出的这些产品实物,正是曾经登上过世博舞台的“闸北制造”,它们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程,也成为近现代中国传统工艺和工业发展的一道缩影。
商务印书馆的打字机、杂志和书籍;美利华时钟;福新茂新面粉公司的面粉袋、商标等;宜兴利用陶器公司出产的两把紫砂壶……均为出自于上海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