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支出5623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3.8%。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1908亿元,完成预算的79.5%;地方本级支出44328亿元,完成预算的72.4%。按全国人大批准的支出预算76235亿元推算,12月份全国财政还有2万亿元的支出预算需要执行。
年底将至,社会各界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比较关注。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
从历年预算执行情况看,财政支出进度均呈“前低后高”走势
问:与今年前11个月平均支出水平相比,12月份需支出的资金规模明显较大,往年是否也有这种情况?
答:从历年预算执行情况看,财政支出进度均呈“前低后高”走势,一季度各月支出进度都较低,二、三季度逐步回升,第四季度则进一步加快,其中12月份的进度通常都在20%以上。以前三年情况为例:2006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支出10812亿元,占预算的28.2%;2007年12月份支出11697亿元,占预算的25.1%;2008年12月份支出16767亿元,占预算的27.6%。2009年按完成预算推算,12月份的支出规模将为2万亿元,占预算的26.2%。
问:12月份支出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预算支出前低后高,四季度尤其是12月份支出数量较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体制性因素。新增项目大都是在预算批复下达后才开始支出,这样就使一些资金延后到三、四季度甚至12月份支出;二是据实结算和以收定支的项目在12月份支出较多。例如,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支出,大多需在年终前按实际工作量进行清算并拨付资金;三是项目资金通常三、四季度支出较多。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新增了不少项目,后两个季度支出较多情况就更明显一些;四是一些项目预算延后执行或结转下年使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相应的制度办法迟滞出台,或是项目实施条件不足等,预算往往在下半年甚至是在第四季度才能下达,相关资金在12月份支付较多,其中一部分资金还需要结转到下年使用;五是一些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支出的及时执行。
此外,今年上半年受经济下滑、结构性减税等很多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财政部门在压减行政性开支的同时,还对部分一般性的支出项目作了延后安排。三季度起,财政收入形势逐步好转,此前作延后安排的一些支出陆续开始执行,这也对12月份支出规模有一定影响。
12月份支出数量虽然较多,但不是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年终突击花钱”
问:12月份支出规模较大,有人担心这样会造成“年终突击花钱”,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答:12月份财政支出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虽然比较多,但都是按预算要求支出的,其中年终没有执行完的项目资金,按有关制度规定,将结转下年使用。结转下年使用资金在使用前一直保留在国库,并没有拨付到各预算单位的资金账户,可避免出现截留、挪用和浪费资金问题。各预算单位使用上年度结转资金时,同样需要按规范的程序办理审核、报批,不得随意改变预算原定的用途。财政部门动支预备费、用超收收入安排支出等也是严格遵照规定的程序报批后办理。
因此,12月份支出数量虽然较多,但不是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年终突击花钱”。当前,我们正按预算要求加强年终支出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搞好预算执行工作。对个别单位违规操作、不讲效益的乱花钱行为,财政部门将会按照相关法律规章严肃查处。
将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
问:财政部门如何采取措施加强支出预算执行管理,解决支出进度不均衡问题?
答:为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近年来,财政部门大力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制度改革,在制度设计和技术支撑等方面不断创新,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狠抓预算执行工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着力解决支出进度不均衡问题。
2008年8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切实抓好预算执行进度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央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部门支出预算执行管理责任制度;与此同时,着力完善预算执行督查监控机制,强化对部门结余资金统筹管理。从今年的执行情况看,已取得较好成效。前11个月,中央本级支出进度为79.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8个百分点。
针对地方财政支出进度偏慢问题,财政部也已多次下发文件。2008年1月和2009年11月,分别下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和《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预算支出执行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地方财政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特别是防范违法违规操作和“突击花钱”行为。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制度办法、健全工作机制,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