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最大的区域经济体--泛珠区域的高层和精英们正在广西南宁谋划进一步深化合作应对挑战之际,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根据10日原则通过的这一规划,江苏沿海将有望成为东部地区重要增长区,这对进一步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至此,在短短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方案。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上海金融航运中心、福建海西经济开放区、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以及刚刚通过的江苏沿海发展规划等。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优化生产力布局的意图明显。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危机重创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区域规划政策的密集出台表明优化生产力布局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开启了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次探索旅程。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东部沿海作为开放前沿,确立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方向,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低价格成为竞争优势。但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扬后,固有的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就受到冲击,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早在2005年东部传统模式已经暴露出问题,当前全球经济危机造成的外需疲软使得出口受创,以前的成本优势也不复存在,东部经济转型迫在眉睫,”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后凯对新华社记者说。
魏后凯指出,在政府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目前中国经济亟待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性调整。
受出口疲软影响,今年一季度上海GDP同比增长3.1%,广东同比增长5.5%,均低于全国平均6.1%的水平。而中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自治区的GDP增速超过了沿海地区。
“区域规划政策的核心无疑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银河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新法说。
张新法认为,东部较发达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自身的特色经济优势,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与此同时,福建“海西经济区”以及深圳发展规划中的“深化深港合作”是充分利用区域地理优势,推动海峡两岸以及深圳和香港之间的经济整合。
此外,东部沿海的产业升级,也将产生以点带面的效应,辐射东部周边地区,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员刘勇说,政策将加强直接受益的重点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生产协作,完善配套服务,还将促使东部产业升级转移下来的项目在西部和内陆地区重新获得市场。
参加泛珠论坛的专家普遍认为,依照目前中国国情,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在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情况下,密集出台的发展东部沿海优势的规划是中国政府打出的“区域振兴牌”。而随着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西部地区的经济也将获得促进和提升,最终实现各区域和谐发展,并解决长期以来中国面临的的产业结构升级的课题。
目前,涵盖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泛珠三角区域已经形成“雁群效应”,其发展不仅使拥有4亿人口的泛珠区域受益,更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