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一轮投资看中国经济发展四大变化 |
|
栏目:外商投资指南 作者:深蓝顾问 来源:新华网
|
|
摘要: 最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确定了今后2年多间约4万亿元的投资安排,各地也相继公布了投资计划。可以想见,这一历史罕见的大规模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的同时,将促使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四个可喜的变化。
|
|
最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确定了今后2年多间约4万亿元的投资安排,各地也相继公布了投资计划。可以想见,这一历史罕见的大规模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的同时,将促使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四个可喜的变化。
让能源结构更轻更洁净
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煤炭一直居主体位置。在新一轮开工项目单中,从核电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开工,中国能源结构在新一轮投资中将变“轻”,更加洁净。
11月21日,位于海峡西岸的福清核电站在福建福清市三山镇前薛村岐尾山前沿开工建设。这一投资近千亿元的我国第9座核电站,是中央推出扩大内需4万亿元计划后实施的首个特大型重点工程。
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王乃彦说,据测算,福清核电一期工程建成后将为福建带来每年超过140亿千瓦时的电力供应,同火电相比,一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吨,减少10万吨灰渣以及大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浙江方家山、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也即将投入实施。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许永盛说,这些核电站都建在沿海一次能源缺乏地区,对于改善这些地区的能源结构,提供安全、环保、清洁能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引人注目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全面实施。这一总投资达930亿元的庞大工程,自宁夏中卫经11个省(区、市)至广州、香港,横跨大半个中国。从新疆至上海的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4年建成投产,年供气能力已逾120亿立方米。二线工程2011年年底全线投产后,年输气量可以达到300亿立方米。
目前,火电装机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76%,火电发电占总发电量的84%。火电的过度使用,让经济增长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沉重代价。根据有关规划,我国将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与开发。目前,可再生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的比重仅为8.3%左右,2010年预计将达到10%,2020年达到15%。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说,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提供了机遇。进一步发展核电、天然气、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开辟了我国优质能源的新空间。
加速形成立体交通网
“如果说1998年开始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高速公路的话,那么这一次的着力点将放在高速铁路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在今后两年内,铁路建设总投资规模预计达1万亿元。
京沪高速铁路、京广高速铁路、哈尔滨到大连高速铁路、东南沿海城际高速铁路……这些项目或者正在加紧建设,或者即将进入实施阶段。高速客运专线可以大大减少人们出行的时间,大能力通道将极大地方便各种资源在全国间流动,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它们建成后,将重点解决我国铁路主要干线能力不足矛盾,加快构建运力强大、装备先进、功能完善、高效便捷的现代化铁路运输体系。
2005年1月《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提出,我国将用30年时间,形成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兴华说,“新一轮建设高潮将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速度”。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部署,今年底预计国家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可达4.9万公里,在建1.4万公里,还有2.3万公里未开工建设。其中,有相当部分属于省际间连接路段,有6000公里左右属于“断头路”,这些项目都具备在2009年、2010年开工建设的条件。交通运输部提出,通过3年到5年的建设,力争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
这意味着,原定于2020年建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将提前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目前城镇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同时,连接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包括铁路枢纽50个、航空枢纽67个、公路枢纽140多个和水路枢纽50个,形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较为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届时,我国将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的快速出行。
另外,到“十一五”末,民航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190个左右,新增机场45个左右。到2010年,全国省会城市、主要开放城市、重要旅游地区、交通不便地区均有机场连接。全国75%的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时的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
在经济困难时期,让交通“先行官”大步先行,是在为未来的大发展“铺路”,无疑是一个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最佳选择。
工业布局向着大和强迈进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许多行业中,工业企业无疑首当其冲。在国际金融危机逼迫和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工业布局将向大和强嬗变。
人们注意到,国务院这次出台的十大措施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同时,加大对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
多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存在着散、软、小的问题,由于市场环境宽松,需求旺盛,结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国际金融危机使这些问题暴露更加明显,在压力增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机遇,兼并落后企业成本更低了,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更容易了。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的困境给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当前大批钢铁企业减产、停产的情况下,应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步伐。
记者在山西采访时了解到,随着焦炭价格的急剧下跌,不少焦化企业陷入困境。一些有条件的焦炭企业尝试转产、调产,整个行业借机进行结构调整、资源整合,逐步延伸产业链,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另一个事关工业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就是即将出台的国家重点产业振兴规划。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均列在其中。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这些产业不仅眼前要过难关,而且长远要上台阶,行业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会在几年内取得突破。全国工业布局将更加合理、更加强壮。
城乡区域格局走向平衡
在扩大内需的投资中,无论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和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都体现着在城乡间向农村倾斜、在区域上向中西部倾斜的特点。
据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新增的1000亿元中央投资中,340亿元用于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投资额上看,农村地区成为这次新增中央投资最为关注的领域。
从近来各部门发布的信息看,农业部下达涉及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投资51.5亿元;水利部将优先安排50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卫生部安排的48亿元基层医疗建设专项投资中,用于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有18亿元;教育部安排的44亿元新增教育资金中,30亿元将投向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
专家指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国家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不仅会开启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还有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在新一轮扩大内需中,我国投资不仅更多地投向广大农村地区,也更多地投向中西部等内陆地区。无论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的总投资174亿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玛纳斯河肯斯瓦特、贵州省黔中、江西省峡江等水利枢纽工程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安徽省池州九华山等一批民用机场项目,还是各部门下达的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医疗、生态等各领域的投资计划,均体现了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关照。
“这些政策和投入,无疑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一个好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所所长陈秀山说。
近年来,我国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继续拉大,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以西部为例,地域占到全国的71.5%,但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17.4%。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但应对金融危机也为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还清民生欠账,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健康发展提供推动力。
“国家扩大内需的举措,有助于稳定全国经济增长,也有助于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有关负责人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