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殷可称:中资机构香港投行业务总量飙升 |
|
栏目:注册指南 作者:深蓝国际集团 来源:证券时报
|
|
在今年前三季度的香港新股融资市场份额排行榜上,中信证券国际在各大投行中名列第五,在中资机构中名列第二。作为2006年才重组完毕的新晋香港中资券商,中信证券国际凭借其母公司资源和品牌优势,迅速在香港打开了局面,并正在成为中资券商“走出去”的典范。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中信证券国际行政总裁殷可。 集团整体协同效应初现 作为中资券商海外发展的桥头堡、国际化战略的第一站,香港遍布着中信集团下设的子公司。“中信集团内部合作十分紧密。”殷可说,“尽管分属于集团下不同的子公司,我们利用中信嘉华在香港的销售网络推广股票交易的财富管理业务,同时在直投和资产管理业务领域,我们和中信国金旗下的公司各有侧重,互相支持。” “不得不说,中信集团的牌子真的给我们很大帮助。”殷可毫不避讳中信证券在香港发展的集团化优势,“多年前,中信集团在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率先开拓业务时,与当地政府和机构建立的良好关系,至今为我们所受用。中信前辈们的努力耕耘,再加上金融危机后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的这样一个大好时机,使得中信证券国际得以与一批顶尖国际金融机构成功建立合作关系,并且将网络延伸至美国、欧洲、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巴西。” 殷可强调,中国本土证券机构在海外是为中资企业提供服务的,这个定位很重要。“早年的潍柴动力、中铁建,以及今年的忠旺、中冶这些IPO,中信证券国际担任保荐人的项目一定要把客户和投资者的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上。”殷可表示。“部分外资投行来到中国一定要把中国企业榨干净才舍得走,除了上市保荐之外,还利用了大量交易工具套利,而我们只想提供服务。”不过殷可坦言,金融机构要发展壮大,要市场化,早晚要面临与客户利益冲突的尴尬。“在华尔街,这是怎样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这是怎样求平衡的问题。”殷可说。 中信证券国际的成绩,除了体现在“看得见的”IPO项目上,其“看不见的”经纪、资产管理、直投等业务也是不容小觑。“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一段最困难的时间里,香港市场上交易的中资机构的固定收益产品无人问津、价格暴跌,但我们凭借对这一市场的了解,大胆介入,成为市场上少数的活跃新买家。”殷可称。 中资机构应瞄准亚洲市场 殷可对中资金融机构整体行业的发展也有自己的独到看法。谈到目前QFII和QDII业务的海内外融合问题,殷可表示,随着国内监管逐渐放开,这将会是中资券商很大的利益增长点。中信证券于2007年已取得QDII资格,目前正在向外汇局申请相关QDII额度,并且已组建了QDII团队;而中信旗下的华夏基金,也是境内推进跨境ETF的急先锋。殷可说,“国内推出的QDII产品,如果其境外子公司在海外具备投资者的高度认可,从而能够胜任海外投资顾问,利润就不用分流给境外投行了,也能鼓励自身壮大,而QFII也是相同的道理。” 殷可表示,多年的发展已使“走出来”的中资金融机构初步具备了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意识,而且中资机构的加入也使香港金融市场竞争进入了更加白热化的新局面。“比如经纪业务,现在不靠机构销售是很难的了,所以在香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客户有时是同一个群体,这要求我们的眼光一定要看到更外面。这两年,我们在公司的中后台系统建设投入很多,就是充分意识到境内外市场发展模式的差异而做的部署。中信证券国际从与贝尔斯登合作开始就发现到了,我们在与美国投行界最资深的银行家们的来往中能学到很多。”殷可说。 殷可表示,在未来的五年,中资金融机构整体应该在香港投行业务领域占到40%的市场份额,资产管理业务占到30%的份额。而谈及具体的发展目标,殷可认为中资金融机构应该有自身专注的领域,成为大中华地区乃至亚洲所及金融活动的专家。“具体到中信证券国际,我希望它的发展能尽快与中信证券在国内的发展地位相匹配。”殷可坦言,“目前的目标是按照总公司的战略规划,尽快提高对中信证券的整体贡献,同时为进一步实施国际化的战略,建立业务和人才基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