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惊讶谷歌挑战中国 |
|
栏目:企业品牌网络推广 作者:深蓝国际集团 来源:人民网
|
|
摘要: 多数分析家认为,中国政府不太可能就网络管理向谷歌让步
|
|
中国外交部14日就谷歌事件首次作出回应,强调中国欢迎国际互联网企业在华“依法开展业务”。这一表态迅速被美国《纽约时报》解读为“中国对外国网络企业发出间接但明确的警告——在华经商必须遵守中国法律”。14日,谷歌威胁退出中国风波在西方媒体的评论中被升级为一场“政治对抗”,《爱尔兰时报》称其为“迄今为止外国公司对中国发出的最高调挑衅”。与此同时,谷歌的“强硬”为它赢得了美国国会的力挺,一些美国媒体也称赞它“不向中国磕头”,“站到了历史正确的一边”。德国《西德意志报》称,靠在西方扮演好人招揽更多的生意,这或许才是在华盈利不多的谷歌与中国冲突的真实动机。在中国国内,“谷歌退出”严重撕裂了中国网民,有支持谷歌的人到谷歌总部献花,奚落谷歌的人则指责它“市侩”,“让人恶心”。环球网14日就谷歌事件的网上投票再次遭到恶意刷票。环球网为维护投票的公正和真实,删除了数千假票,并就此发表声明。昨天世界媒体纷纷猜测谷歌是否真会退出中国,多数分析家认为,中国政府不太可能在网络管理的问题上向谷歌屈服。
中国政府首次回应
14日,“谷歌与中国的对抗”在国际上“炸开了锅”,成为当日最受国际媒体关注的中国新闻。德国《奥古斯堡日报》称,谷歌通过不令人信服的手段成为令人害怕的巨人,如今他要强硬地与中国对抗,这场“巨人与巨人的对抗”让世界兴奋。英国《卫报》称,最先捅出此消息的虽然只是谷歌副总裁德拉蒙德的一篇博客,且只有762个单词,但这762个单词在全球企业界和政治界引发的回响可能将持续数年。《爱尔兰时报》说,谷歌威胁退出是在华外国公司对中国发出的最高调挑衅,因此人们都在翘首等待中国政府将如何回应。
西方媒体的等待没有持续多久。14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首次就“谷歌退出风波”表态。她强调,中国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行为,中国像其他国家一样依法管理互联网,有关管理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她说,中国欢迎国际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依法开展业务。法新社称,姜瑜讲话是谷歌12日宣布“令人震惊的消息”后,中国做出的最直接回应。而美国《纽约时报》14日将这一回应解读为一种警告。文章说,在谷歌宣布除非中国放松对其网络监管,否则将退出的消息后,中国政府给出了间接但明确的回应——在华经营的外国企业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文章提到,中国国新办主任王晨当日早些时候还以书面采访的形式敦促中国网络媒体加强内容管理。英国《金融时报》称,在这份声明中,中国政府要求网络公司进行被其称为“自律”的自我审查。尽管王晨没有提及谷歌,但其言论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对谷歌威胁退出中国的首次回应。
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3日要求中国对谷歌网络被攻击作出解释之后,美国国会也对谷歌事件表示关注,此事与中国最近进行反导试验成为当日众议院听证会的主要议题。法国《费加罗报》称,谷歌的决定在美国国会引起一阵欢呼,众议长佩洛西和独立参议员利伯曼都对谷歌“重视人权”表示赞赏。
公开为谷歌叫好的还有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13日刊登的评论称赞谷歌不再用网络审查取悦中国政府,是向历史正确的一边迈出了大胆的一步。《华盛顿邮报》14日题为“谷歌 vs 中国”的文章则试图将此事扩大化,宣称“与谷歌中国是否存在相比更重要的问题是,谷歌已将一个问题摆在其他西方公司和民主政府面前——面对中国对网络日益严重的滥用,该默默容忍,还是激烈抵抗”。文章批评奥巴马政府不积极支持网络自由,并点名批评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继续“对中国政府磕头”。
日本《朝日新闻》14日称,“在美国西海岸自由之风中成长起来的谷歌和实施严厉言论管制的国家本来就像水和油一样无法相容”。但英国《独立报》称,4年前正是谷歌违背了自己创始人“永不作恶”的座右铭,同意过滤它的搜索结果。法国《论坛报》质疑道,在过去几年中,正是谷歌自己选择配合北京进行自我过滤,为何到2010年才突然发现这么做是可恶的,突然要抗争中国?欧洲企业不用考虑谷歌为自己寻找什么道德理由,但必须认真思考面对前有中国市场的诱惑,后有谷歌退出的榜样,他们该何去何从。
14日,英国《金融时报》的社论似乎也有意号召其他西方公司学习谷歌。文章将谷歌称为第一家坚定抗拒中国言论控制的大公司,并公然宣称“让我们祈祷它不是最后一家”。文章还称,“谷歌退出不是公关噱头”。但这与德国《经理人》杂志的判断完全相反。后者13日题为“谷歌宏伟壮丽的公关诡计”的文章说,几年前,人权人士和批评家就批评美国IT公司如谷歌、雅虎和中国有关机构合作。他们看重的是中国的广大市场。不过,谷歌如今在中国并没有“立足之地”,它败给了百度(谷歌在华市场占有率超过30%,而百度超过60%)。面对失败,谷歌铤而走险,威胁中国开放网络信息审查。同时也为了讨好美国国内,为自己的后路着想。德国《西德意志报》说,通过再次扮演一个反对网络审查的好人角色,谷歌未来可以赢得更多生意。
俄罗斯《消息报》认为,谷歌纯粹是出于政治目的,意在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如果全世界只有中国没有谷歌,中国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 谷歌风波撕裂中国网民
14日,一些中国网民周三到谷歌中国总部门前献花的照片登上《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的显著位置。西方评论家们将此视为中国民意反对网络审查的证据。《爱尔兰时报》说,谷歌在中国网络社区上激起如潮的支持,他们对谷歌的撤出表示惋惜。不过,从14日中国网络传出的各种反应来看,质疑谷歌和力挺谷歌的声音都很激烈,中国网民的态度似乎已因此事而撕裂。
多家中国媒体14日援引中国IT界人士唐骏的话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将是“他们所做的历史上最蠢的决定,放弃中国等于放弃半个未来世界”。而谷歌的支持者称,不是谷歌放弃了中国,而是中国背弃了世界。没有谷歌,“我们将退化到网络石器时代”。
美国道琼斯新闻14日说,谷歌2010年在华收入有可能达到3.1亿美元,但对于其全球收入而言,只占大约2%。谷歌公司一位匿名发言人表示,在中国的收入对谷歌来说“极不重要”。经济观察家安德鲁斯说,谷歌的成功并不需要中国。一些中国市场分析人士也注意到谷歌在中国盈利不佳的情况,但结论与安德鲁斯相反。新加坡《联合早报》14日援引中国市场分析人士的话说,正是因为竞争不过中国对手百度,谷歌才想找个体面的方式撤出中国。
14日,百度首席设计师孙云丰发文称,谷歌退出中国所证明的恰恰不是市面上那些“g粉”所宣称的那样,谷歌是个“人权斗士”,而刚好反了过来,正好证明谷歌是个市侩分子。他写道,谷歌首席法律顾问的调调让我感到恶心。因经济利益退出,就直白地说好了,把自己涂脂抹粉一番,还煞有介事地提到谷歌被中国人攻击,中国异议分子的Gmail信箱被攻击,把这些事情作为退出中国的铺垫,这种论调是侮辱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智商。孙云丰的这番话为他招来谷歌支持者在互联网上激烈的骂声。
13日,环球网开始就谷歌欲撤出中国开始网络投票,当日的题目是:你认为中国政府是否应接受谷歌的条件?这一投票当晚突遭干扰,受到来自多个IP地址的攻击,其中一个IP地址就狂投6000多票。为保证投票结果客观,环球网当晚取消这一投票,并在14日下午再次举行,但新的投票再次受到外部干扰和攻击。环球网遂于当晚就此事发表声明,并将所有假票全部删除。依据最新投票结果,近68%的投票者认为“谷歌的做法构成对中国政治主权的侵犯”,超过75%的投票者认为,中国政府不应接受谷歌开出的条件。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国军表示,中国网民在对待谷歌威胁退出一事上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对立,正好说明了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进步,中国越来越多元化。
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与社会研究室副主任唐岚介绍,网络审查是很正常的,在每个国家都存在,比如在欧洲,除了打击网络色情,诋毁国家、分裂民族的信息也会遭到屏蔽。与互联网在西方更多用在电子商务方面不同,网络在中国的舆论功能更为强大,这就更需要适当的监管。事实上,中国的舆论开放这些年进步是很明显的。 中国政府绝不会屈服
谷歌退出风波将如何收场?这一问题被西方媒体认为是中国互联网2010年最大的猜想。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就提出这样的问题:谷歌真要成为“古歌”?
瑞典投资促进署官员艾佛特对《环球时报》表示,谷歌的强硬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因为美国很多跨国企业都像是被美国政府宠坏的孩子,不能受委屈,一旦遭遇什么挫折,常常先是哭,再是闹,最好拉上美国政府一起“讨公道”。谷歌最近在中国的做法正从哭到闹的过渡阶段,如果仍不能达到目的,过不多久就该拉着美国政府“讨公道”了。
谷歌的威胁能令中国屈服么?许多西方媒体并不相信。美国《今日美国报》13日说,对一个公司而言,就审查制度公开羞辱中国是极其罕见的事件。但该报采访的分析人士提醒说,在这场争斗中,谷歌几乎看不到任何胜算,因为在如此公开的事件上,中国不会做出让步,也不会退缩。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鲍威尔14日对《环球时报》说,无论谷歌出于怎样的考虑,假如它真决定退出中国市场,未来会证明这将是一个“历史性错误”。鲍威尔说,作为跨国企业,遵守驻在国的法律约束是最基本的守则。
赵国军表示,谷歌在中国受到许多人喜爱,但这不代表它可以干涉中国内政。作为一个在中国得利的西方公司,谷歌不应该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挑战中国,它怎能把自己当做中国政治制度的判定者?▲
|
|
|
|
|
|